郭 迅,男,漢族,1967年9月生于黑龍江省大慶市,現(xiàn)任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.
教育:
1983.09~1987.07西南交通大學土木系,獲學士學位
1990.09~1993.07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,地震工程專業(yè) 獲碩士學位
1993.07~1996.11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,地震工程專業(yè) 獲博士學位
1996.12~1999.7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結構力學博士后流動站
2003.03.15~03.28 聯(lián)合國災害損失評估與協(xié)調(diào)培訓班
2005.11~2006.11美國伊利諾大學土木與環(huán)境工程系高級訪問學者
任職:
1987.7~1990.8鐵道部第17工程局二處三段助理工程師、副段長
1995~2000年,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
2000~現(xiàn)在,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研究員
2002年由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遴選為博士生導師
2003.8~現(xiàn)在,結構工程研究室主任、地震模擬實驗室主任
兼職:
聯(lián)合國災害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
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模態(tài)分析與試驗委員會常委
中國地震學會會員
世界地震工程編委。
研究方向:
主要從事結構抗震試驗、結構健康診斷、結構振動控制研究以及振動測試儀器開發(fā),有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和三項國家發(fā)明專利。
獲獎情況:
2003年,地震模擬振動臺縮尺模型一致相似律及其應用研究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(yōu)秀成果獎三等獎,排名第2;
1997年,建筑結構基底隔震和被動控制研究,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,排名第4。
2003年被評為中國地震局杰出青年并入選中國地震局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百人計劃第一批人選。2005年被評為全國地震系統(tǒng)先進工作者(省部級勞模)。
主要研究成果:
發(fā)表學術論文40余篇,撰寫研究報告30余部。主要研究成果體現(xiàn)為:
1.提出了基于對稱構件局部振動頻率改變的比較識別新方法,使得基于振動的結構損傷診斷技術的敏感性大幅提高(Xun Guo, B.F. Spencer, Shunan Lu, Application of the clan member signal method in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,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, Vol. 6, No. 1. 2007 (EI J.));
2.提出了“構造斷層與采煤沉陷共同作用引發(fā)采沉區(qū)巖塊體發(fā)生多米諾骨牌式運動,導致地表沉陷和房屋破壞規(guī)律異?!钡恼J識,圓滿解釋了某些煤礦城市房屋破損表現(xiàn)出的異常現(xiàn)象。繼而設計了能夠適應活動斷層的可調(diào)隔震支座(或兩項國家發(fā)明專利),用以治理因此損傷的房屋。該項技術已經(jīng)在撫順煤礦的30余棟房屋治理中成功應用,并即將在雞西和七臺河煤礦推廣(郭迅,戴君武,采煤沉陷與斷層相互作用引起地表建筑破壞特點分析,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,Vol. 25, No. 6, 2006, 12 (EI J)專利號:200510010189.3,200510010190.6);
3.在研究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結構抗震性能時,提出了采用了空芯灌注鐵砂的方法,用以模擬地震慣性效應,為定量研究砌體結構墻體的出平面動力反應提供了新方法(X. Guo, F.S. Zhou, etc., Shaking Table Test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 10 Stories Hollow Concrete Block Masonry Building, Proc.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and New Challenge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, August 15–17, 2002,Harbin, China, P205-210);
4.在經(jīng)典動力相似律和一致相似律基礎上,提出了用于非線性階段的“三階段相似律”和“三獨立相似律”,為研究非線性動力相似提供了新思路(X. Guo, Q.L. Meng, etc., Preliminary Study on Nonlinear Similitude Law Used for Structural Seismic Test, Proc.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and New Challenge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, August 15–17, 2002,Harbin, China, P235-240);
5.作為核心成員,研制成功網(wǎng)絡傳輸數(shù)字強震儀、便攜式數(shù)字強震儀,并在國內(nèi)臺網(wǎng)和震后流動觀測中成功應用(Guo Xun, Wang Shi-jun ,Zhao Chang-you ,Zhou Zheng-hua, The Earthquake Monitoring System for Dams of a reservoir in China, Proc. 13th WCEE, Vancouver, BC Canada, Aug, 2004.)。
6.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,先后十余次奔赴國內(nèi)外地震、海嘯災害現(xiàn)場,在災害評估、結構安全鑒定、災后恢復方案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郵箱:guoxun@iem.ac.cn
手機:13354501339
電話:0451-86652624